国家双碳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
内容整理:武汉节能协会 阅览次数:879 发布时间:2022-08-29 [返回上一页]
碳中和是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平衡,既要做减法,也要做加法。减法即通过改变能源结构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,减少碳排放;加法则是增加碳吸收。因此,与减少碳排放相关的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碳交易,以及增加与碳吸收相关的森林碳汇等新兴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。其中,新能源又包括能源生产侧的光伏、风电等,能源消费侧的新能源车,以及能源传输侧的储能。
碳中和是后疫情时代重要的经济增长点,也是我国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。首先,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对匮乏,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,生态环境承受了较大的压力,本就有动力和需求推动绿色能源转型。碳中和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,一方面可以倒逼低效产能的升级换代和落后产能的淘汰,另一方面,通过数字化、电气化、绿色化带动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,向绿色发展转型,为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增添动力。
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,贯穿于设计、生产、管理、服务及用能方式等各个重要环节。加快推进智能制造,以绿色高效综合能源利用网络,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,降低生产与服务过程的能源与资源消耗,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减少碳排放,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。
碳达峰、碳中和政策背景下,推动绿色科技创新,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成为发展重点。为了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,到2050年,电力生产将翻一番,达到14,800太瓦小时。能源结构主要由核能、风能、太阳能、水电和生物质组成。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大幅度增长,其中太阳能增加16倍、风能增加9倍、核电增加6倍、水电增加1倍。由于大规模清洁能源入网,综合能源利用智能网络将会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、配置、利用的基础平台。